
高雄市連續6年蟬聯A30(30日內死亡)人數六都第一,均超過300人死亡,8成以上是頭部外傷且長者居多,交通局一再呼籲購置全罩式安全帽,但多數長者仍習慣戴「西瓜皮」且綁帶過鬆;議員質疑現行肇事原因分析未註記安全帽款式,在法令未強制長者配戴全罩式安全帽且市府宣導力道不足之下,A30死亡數只會年年增加。
高雄市去年道路交通事件(A30)為310人,連續6年為六都最高,近10年來僅2018年低於台南市,其餘皆是六都第一,A30事件以苓雅、鳳山、三民、鳥松區為最多,而8成以上傷者以機車騎士「頭部外傷」為主,顯示出「配戴安全帽」重要性,據交通部統計,未戴安全帽發生交通事故的致死率是正確配戴者的8.63倍。
市議員湯詠瑜表示,A30傷者多以頭部外傷為主,65歲以上死亡機率非常高,研判與「安全帽配戴」有密切關聯,市府雖一再呼籲民眾購置4分之3罩式或全罩式安全帽,但許多人仍因天氣炎熱或個人習慣因素,未佩戴建議款式,現行法律也只明定重型機車上國道不得配戴半罩式安全帽,強制力不足之下,A30頭部外傷者仍居高不下。
湯詠瑜認為,目前車禍肇事紀錄中只會登錄當事者有無配戴安全帽,卻未寫明安全帽為何種款式,也無法分析不同款式安全帽與車禍的關聯性;市府應加強力道宣傳「正確配戴安全帽」,尤其自行車騎士目前配戴安全帽比例僅11%,在市區自行車道未建置妥善之下,自行車在慢車道爭道發生碰撞後,傷亡率也很高。
交通局長張淑娟表示,高雄A30近8成是頭部外傷,且多半是長者,據了解長者常配戴俗稱西瓜皮的半罩式安全帽,加上帽帶未綁緊,因此發生車禍後常導致安全帽飛離頭部而有嚴重外傷,交通局已規劃在未來舉辦活動時,以4分之3罩式或全罩式安全帽作為長者禮物,加強推廣。
交通局表示,市售檢驗合格的安全帽有多種款式,部分著重於舒適、部分著重於外型設計,呼籲民眾應選擇適合頭型的4分之3罩式或全罩式之款式,可提供較佳的保護力,此外配戴時頤帶(帽帶)應繫於下巴後方,距離下巴約1至2指幅寬,且第一次上路使用起算滿2年,或發生重摔、車禍碰撞時,都應更換安全帽。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