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金提領比率高、沒有房租水電開銷 敏銳銀行員看交易紀錄抓到恐怖分子

分享本文


詐騙者挖空心思,手法不斷翻新。 示意圖/ingimage

反恐工作向來以三項活動為主:蒐集關於人的情報,這既困難又危險;監聽電子談話,這猶如試圖從消防水帶啜飲;追蹤可疑的國際資金流向,在每天有數以兆計美元繞著地球跑的情況下,這猶如試圖過篩整個海灘,以找出特定的幾粒砂子。

發動九一一攻擊的十九個男人,動用的總資金是三○三、六七一.六二美元,相當於每個人用不到一萬六千美元。有沒有第四種方法可幫助找到恐怖分子呢?

如何追捕恐怖分子?

伊安.賀斯裏(Ian Horsley)相信或許是有的。賀斯裏並非任職於執法機構、政府單位或軍方,從他的背景或行為也看不出一丁點跟英勇事蹟的關聯性。他成長於英格蘭中部,父親是電氣工程師,現在接近中年的他,仍然快樂地住在遠離狂亂倫敦的地方。賀斯裏是個友善可親的人,但並不外向,也不活潑,套用他自己的形容,他非常普通、平凡,很難令人留下印象。

(本文出自《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

長大後,賀斯裏曾想過要成為會計師,不過畢業時,女友的父親幫他謀得一份銀行出納員的工作。在銀行裡,他擔任過幾種職務,沒有一個職務是特別有趣或酬勞優渥的,其中一項職務是電腦程式設計師,讓他覺得比較感興趣,因為可以讓他「對銀行賴以運作的資料庫有基本的了解,」他說。

賀斯裏是個謹慎的人,對人們的行為有敏銳的觀察,也是個清楚明辨是非的人,因此銀行後來指派他,擔任偵察銀行內部員工是否有舞弊情事的工作,經過一段時日,改而負責偵察客戶的欺詐盜偽行為。

客戶欺詐盜偽行為對銀行構成的威脅更大,英國銀行每年因為這類情事損失約十五億美元。近年來,網路銀行的興起,以及銀行之間激烈競爭新業務,這兩股力量使得這類情事更加增多。

曾經有一段期間,資金十分便宜,信用非常容易取得,任何人,只要是脈搏仍然跳動著,不論其工作性質,不論有沒有公民資格,不論信用程度如何,只要走進英國的銀行,幾乎都能取得一張簽帳卡。(事實上,連脈搏跳動這個條件都不需要,詐騙者也很樂意使用死人或虛構人物的身分。)

賀斯裏對於各種族群的慣用伎倆有相當程度的了解:西非移民是支票洗錢高手,東歐人最擅長身分盜用。這些詐騙者挖空心思,手法不斷翻新,他們會追蹤到銀行的電話客服中心,在外等候伺機,等到有員工離職時,就賄賂他提供銀行客戶的資訊。

賀斯裏成立了一支由資料分析師和檔案管理員組成的小組,他們撰寫能夠搜尋銀行資料庫以偵察出詐欺活動的電腦程式。這些程式設計師很高明,詐騙分子也很高明、機靈,一旦舊計謀被識破,就立刻端出新手法。

這些快速變更的手法磨礪增強了賀斯裏的能力,使他能像個詐騙者般地思考,縱使在睡夢中,他的腦海也航行過無數筆銀行資料,尋找可能暴露出不法情事的型態。他的電腦偵察系統變得愈來愈精練、嚴密。

約莫此時,我們有幸認識賀斯裏,並開始思忖:若他的電腦程式能夠過濾詳查銀行消費金融的龐大資料,偵察出詐騙者,那麼有沒有可能用相同的資料偵察出其他壞人,例如潛在的恐怖分子呢?

九一一恐怖攻擊的資料追蹤印證了我們的這個預感,那十九名恐怖分子的銀行交易紀錄顯示,他們有一些跟一般銀行客戶不同的行為:

■ 他們用現金或約當現金在美國開設銀行戶頭,平均開戶金額約四千美元,通常是在大型知名銀行的分行開戶。

■ 他們通常使用郵政信箱作為聯絡地址,且經常更換聯絡地址。

■ 他們當中有一些人定期收到從其他國家以電匯方式匯入的款項,或是以電匯方式匯出款項到其他國家,但這些交易的金額總是在銀行必須呈報的限定額度以下。

■ 他們多半一次存入一大筆錢,然後每次提領少量現金。

■ 他們的銀行交易紀錄不會反映一般的生活開銷,例如房租、水電瓦斯費、汽車貸款、保險費等。

■ 他們的存款和提款時間並沒有呈現典型的每月一致性型態。

■ 他們不使用儲蓄存款帳戶或保險箱。

■ 他們的(現金提領、開立支票)比率明顯高於一般客戶。

(本文出自《》作者:史帝文.李維特,史帝芬.杜伯納 譯者:李芳齡)


標題:現金提領比率高、沒有房租水電開銷 敏銳銀行員看交易紀錄抓到恐怖分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