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海危機後貨櫃造價漲三到四成 但跑一趟歐美即可賺回造價

分享本文


▲紅海危機後貨櫃造價已經上漲三到四成。(圖/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貨櫃船公司指出,紅海危機爆發後因為船隻繞行,市場缺櫃日益嚴重,國內貨櫃三雄與德翔海運今年都已訂造1萬至數萬個貨櫃,造價已經上漲三到四成,長榮海運(2603)今日傍晚再度公告透過三家子公司購買新造貨櫃5萬個。業界分析,目前40呎貨櫃造價約3800美元,以目前歐美線運價,去程賺的錢在4700美元以上,跑一趟賺回造價還有剩。

在紅海危機爆發前,20呎櫃造價約1700美元,目前漲到2400美元,漲幅41.76%,40呎櫃則是從2900美元漲到3800美元,漲幅31.04%,交貨時間從一個月提高到兩個月以上。  

在今年5月,萬海(2615)公告買進新造貨櫃16,600只,平均單價3129.4美元,另董事會通過再加買一批;陽明(2609)公告加買貨櫃一批,約兩萬只;長榮(2603)先是在月初公司買一萬只貨櫃,交易總金額3230萬美元,月中再公告買17,500只貨櫃,總交易金額6517萬美元。德翔海運則是今年稍早已訂造1萬只貨櫃,近日預計再加訂兩千個。各公司訂造的貨櫃包括20呎、40呎乾櫃與冷凍櫃,還有高櫃。

貨櫃租賃平台Container xChange在今年農曆年前曾指出,在過去兩個月內,貨櫃船公司在中國訂購的貨櫃超過75萬箱(20呎櫃),為的是因應市場面臨的短期缺櫃壓力。

目前美西線每大箱運價約6200-6400美元,成本價約1500美元,美東運價約7200-7500美元,成本價約2500美元,歐洲線運價約6300-6500美元,成本價約1500美元(因為多數以2.4萬箱超大型貨櫃船在走);以美西的6200美元為例,跑一趟賺4700美元,扣掉造櫃費3800美元,還能賺900美元,第二趟開始貨櫃就剩下維修成本了。

船公司都是租賃櫃與自有櫃並用,市場轉差時,可根據實際需求調降租櫃數量,不怕有貨櫃過剩問題。


標題:紅海危機後貨櫃造價漲三到四成 但跑一趟歐美即可賺回造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