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賓士全新GT轎跑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試駕

分享本文


賓士Mercedes-Benz去年將旗下C-Class和E-Class雙門Coupe產品整併,推出了全新CLE Coupe車型強化產品陣容,也保留住雙門四座轎跑的產品線。而台灣賓士也於今年正式導入,並規劃四車型,CLE 200 Coupe 、CLE 300 4MATIC Coupe;敞篷版本則是CLE 200 Cabriolet。而Mercedes-AMG CLE 53 4MATIC+ Coupe則是目前最高階車款。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然而這次試駕體驗的車款CLE 300 4MATIC Coupe除了恰到好處的動力系統外,配備也相對齊全,售價 342 萬元起,相信不意外將會是CLE車系產品主力。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CLE與CLK的歷史承接

對較為年輕的車迷朋友來說,可能會覺得CLE是一個將C Coupe和E Coupe揉合而生的全新車系。但其實對於資深車迷來說,這僅僅是賓士重新玩回20多年前的把戲。1996年誕生的初代CLK (C208)就是賓士雙門四座Coupe的開端,使用C-Class的平台套上E-Class外型,在當初為為一陣風潮。

Mercedes-Benz CLK Coupe(C208)。 圖/Mercedes-Benz
Mercedes-Benz CLK Coupe(C208)。 圖/Mercedes-Benz

但其實要跟現今CLE相比,初代CLK (C208)還稍嫌復古方正一些。這車系真正吸引我目光之時當屬第二代CLK (C209),傾斜的花生燈搭配流線修長的身形,且車窗降下那無B柱的美感,在當時的確是獨樹一格的風範。

Mercedes-Benz CLK Coupe(C209)。 圖/Mercedes-Benz
Mercedes-Benz CLK Coupe(C209)。 圖/Mercedes-Benz

流線外觀輔以運動化點綴

回到這次的CLE 300上,B柱過後溜背車身線條修長流暢,全車系都標配AMG Line套件讓整體外觀更具跑格,不會有之前幾代Coupe車系中沒有配備套件的陽春感,也對車身質感上有顯著提升。車頭造型與C-Class(W206)相仿,車尾則接近改款後的GLC Coupe,基本上多多少都能看見家族車系的元素。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雖說CLE是以新世代MRA(Modular Rear Architecture)模組化平台打造,外觀造型上也與C-Class較為接近,但CLE車長來到4,850mm、寬1,860mm、高1,428mm在整體車格上卻更接近上一代E-Class Coupe的設定。不過有趣的是,軸距則維持在與C-Class相同的2,865mm。

CLE車頭與C-Class相仿,全車系標配AMG Line套件更顯個性化。 記者趙駿宏/攝影
CLE車頭與C-Class相仿,全車系標配AMG Line套件更顯個性化。 記者趙駿宏/攝影
車尾設計元素接近改款後的GLC Coupe樣貌。 記者趙駿宏/攝影
車尾設計元素接近改款後的GLC Coupe樣貌。 記者趙駿宏/攝影

如同上述所說,CLE 300的配備是足以成為銷售主力,標配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CLE 200為選配)、 AMG小鴨尾、視覺感極佳的19 吋AMG輕量化鋁圈(輪胎尺寸前:245/40 R19;後:275/35 R19),有如一套合身的西裝,將整個車身點綴恰到好處。

CLE 300標配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 記者趙駿宏/攝影
CLE 300標配多光束智慧型數位頭燈。 記者趙駿宏/攝影
AMG小鴨尾上身,車尾線條得到了些許妝點。 記者趙駿宏/攝影
AMG小鴨尾上身,車尾線條得到了些許妝點。 記者趙駿宏/攝影
視覺感極佳的19 吋AMG輕量化鋁圈。 記者趙駿宏/攝影
視覺感極佳的19 吋AMG輕量化鋁圈。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不過筆者認為,原廠強調CLE是接續CLK的傳承,但自CLK(C209)到後來的E Coupe(C207)都有的經典美型無B柱設計卻沒有跟著傳承下來,確實是CLE在設計的概念上較為可惜的一部分。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自CLK Coupe(C209)至E-Class Coupe都有的無B柱設計,CLE沒有延續真是太可惜。 圖/Mercedes-Benz
自CLK Coupe(C209)至E-Class Coupe都有的無B柱設計,CLE沒有延續真是太可惜。 圖/Mercedes-Benz

可能有些車迷會覺得CLE 300扮相還是太過於斯文,但這也是原本賓士要給大家的產品分野,若需要更為暴力、張狂的車身肌肉感,則還有AMG CLE 53等著各位做選擇。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熟悉的家族化內裝

車室一眼望去是大家熟悉C-Class內裝風格,12.3吋數位儀表與向駕駛傾斜 6 度的11.9吋直立觸控螢幕,看似缺少驚喜感,但其實中控MBUX系統已經更新至全新第三代的版本與E-Class相同,除了整體操作起來更為簡潔便利外,更支援5G通訊,未來台灣市場開放後還可下載第三方App在車上使用。

熟悉的12.3吋數位儀表與向駕駛傾斜 6 度的11.9吋直立觸控螢幕介面鋪陳。 記者趙駿宏/攝影
熟悉的12.3吋數位儀表與向駕駛傾斜 6 度的11.9吋直立觸控螢幕介面鋪陳。 記者趙駿宏/攝影
全新第三代MBUX介面,與E-Class同款。 記者趙駿宏/攝影
全新第三代MBUX介面,與E-Class同款。 記者趙駿宏/攝影
支援5G通訊,在台灣市場開放後也可下載第三方APP使用。 記者趙駿宏/攝影
支援5G通訊,在台灣市場開放後也可下載第三方APP使用。 記者趙駿宏/攝影

當然,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不用多說,CLE 300還標配了多達17支高傳真揚聲器的Burmester 3D環場音響系統,更支援Dolby Atmos杜比全景聲環繞音效,讓駕駛與乘客馳騁在路上都能有極致的聽覺饗宴。

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 記者趙駿宏/攝影
支援無線Apple CarPlay/Android Auto連接。 記者趙駿宏/攝影

在延伸至中央鞍座的銀色金屬編織飾板下,除了有兩組置杯架,還有一組Type C充電孔,而深處則是有手機無線充電板,在位置部分設計較難立刻取出,但這也多少能避免駕駛在開車時頻繁使用手機。

銀色金屬編織飾板做出類碳纖維的視覺效果。 記者趙駿宏/攝影
銀色金屬編織飾板做出類碳纖維的視覺效果。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鞍座內則是設有無線充電板和一組Type-C充電。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鞍座內則是設有無線充電板和一組Type-C充電。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扶手內也有兩組Type-C充電孔可使用。 記者趙駿宏/攝影
中央扶手內也有兩組Type-C充電孔可使用。 記者趙駿宏/攝影

前座兩張電動記憶跑車座椅採用ARTICO/MICROCUT混搭材質,包覆性與止滑性都具有一定水準,無論是記憶、電動腰靠、腿靠一應俱全,頭枕還能夠向前伸縮進行調整。

前座兩張電動記憶跑車座椅採用ARTICO/MICROCUT混搭材質。 記者趙駿宏/攝影
前座兩張電動記憶跑車座椅採用ARTICO/MICROCUT混搭材質。 記者趙駿宏/攝影
前座頭枕部分還可依據個人喜好伸縮。 記者趙駿宏/攝影
前座頭枕部分還可依據個人喜好伸縮。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部分其實相對其他雙門四座Coupe寬敞許多,若要坐進一位175公分以下的成年人是綽綽有餘的,且中央也有設計杯架、空調出風口,要進行一趟短程的移動還舒適度還是足夠的,就差在上下車的便利性不足,但這也是選擇雙門車型的取捨。

後座基本上容納175公分以下的成人是綽綽有餘。 記者趙駿宏/攝影
後座基本上容納175公分以下的成人是綽綽有餘。 記者趙駿宏/攝影
CLE 300標配全景玻璃天窗。 記者趙駿宏/攝影
CLE 300標配全景玻璃天窗。 記者趙駿宏/攝影

兼具舒適與穩定的駕駛感受

CLE Coupe搭載的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48V ISG輕油電系統,輸出來到258 (+23) hp/400 Nm,並搭配9G-TRONIC手自排變速箱與4MATIC 四輪驅動系統。透過48V的輔助,在輕踩油門時,引擎便能提供足夠的扭力,讓車輛輕鬆起步。

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48V ISG輕油電系統,輸出來到258 (+23) hp/400 Nm。 記者趙駿宏/攝影
2.0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搭配 48V ISG輕油電系統,輸出來到258 (+23) hp/400 Nm。 記者趙駿宏/攝影

而當需要加速時,引擎也能迅速湧現強大的動力,提供充足的加速力道。就一般道路使用上無論是要爬坡、或是超車再加速的反應都可圈可點,要說有什麼值得挑剔的地方,可能就是運動感稍稍不足,整體的輸出反應都以平順為主,但反過來說則給予相當舒適平穩的乘坐感。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切換駕駛模式也有動力、轉向、ESP和「跑車模擬聲浪」可做個人化調整,雖說標配運動化跑車懸吊,但是並不是可調的電子懸吊,若需要電子可調懸吊與增加靈活性的後軸轉向系統則需額外選配「科技套件」。

Sport模式還可調整車室排氣管模擬音效。 記者趙駿宏/攝影
Sport模式還可調整車室排氣管模擬音效。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駕駛調性上CLE 300並不是那種能讓你在山路殺進殺出的硬派跑車,其身形與風格更像是一輛中大型GT,享受著絕美的外型、充沛的動力與豪華內裝,在旅途中給你些許動感的享受,無論是長途旅行、上下班通勤都毫無壓力的一輛雙門轎跑車款。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結語

在一整天的北海岸馳騁後,筆者似乎對於CLE有更多的體認,雖然表面上是將C Coupe與 E Coupe融合,但整體駕駛感受與氛圍更接近於E Coupe的大器穩重。在褪去了過往C Coupe的桀傲不遜後,CLE或許是賓士在重新設定雙門轎跑客戶上的最大公約數,回歸最初賓士所帶給世人高級、質感的品牌形象。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Mercedes-Benz CLE 300 4MATIC Coupe。 記者趙駿宏/攝影

編輯推薦

  • Mercedes-Benz EQS小改款發表 三芒星立標、全新118 kWh電池入列
  • 性能與實用都可兼得Mercedes-AMG GLB 35 4MATIC試駕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