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國關稅重擊 蘋果啟動印度輸美緊急方案

記者吳立言/綜合報導

▲ 川普關稅重擊,計劃加大從印度組裝工廠向美國出口iPhone的規模。(圖/達志影像/newscom)

為了減輕美國當局本月實施的新關稅政策所帶來的衝擊,蘋果公司計劃加大從印度組裝工廠向美國出口iPhone的規模。根據《》報導,這主要是因為在新關稅政策下,從印度製造的iPhone運往美國的成本低於中國製造的機型。

目前,中國製造的產品面臨54% 的關稅,而越南為46%、泰國為36%,相比之下,印度的26% 關稅對蘋果的利潤衝擊相對較小。由於美國的關稅政策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蘋果目前並不打算大幅調整既有的供應鏈,而是選擇短期內增加來自印度的iPhone出口至美國市場,以此抵銷中國大陸製造所面臨的額外成本。同時,蘋果也正試圖說服美國政府為其產品爭取關稅豁免。不過,雖然執行長庫克過去曾成功讓部分蘋果產品獲得豁免,但這次的成效顯然不如以往。

近年來,蘋果持續加快在印度的生產佈局,並計畫於今年在當地生產2,500萬部iPhone,其中部分將改為供應美國市場。據稱,到2025年,這有望滿足美國約50%的iPhone需求。 報導指出,新的關稅可能大幅推升蘋果iPhone的零組件成本。例如,一部目前製造成本約為580美元(約新台幣 19,020 元)的iPhone 16 Pro,在加上關稅後成本可能升至850美元(約新台幣27,880元)。 面對此一挑戰,蘋果可能會透過壓低供應商的報價,或自行吸收部分關稅成本。不過,也不排除未來調高產品售價的可能。自從美國公布加徵關稅的消息以來,蘋果股價在過去三日內大幅下跌,自上週三以來跌幅接近 20%。

美國政府一直鼓勵蘋果等企業將製造移回本土,但由於蘋果產品需仰賴先進製程與技術工人,而這些在美國極為稀缺,因此蘋果實際上更傾向支付關稅,也不願意將生產線移回美國。今年稍早,蘋果曾宣布將在美國投資5,000億美元(約新台幣16.38 兆元),主要用於建設Apple智慧伺服器等需求量相對較低的產品。


標題:面對美國關稅重擊 蘋果啟動印度輸美緊急方案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