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社記者張欣瑜舊金山19日專電)微軟(Microsoft)經過20年研究,今天發表首款量子運算晶片Majorana 1。微軟指出,團隊利用新材料打造拓撲量子位元,可解決數學、科學、科技問題,並表示實用量子電腦的技術突破僅需數年、而非數十年。
微軟在部落格文章指出,量子計算晶片Majorana 1以半導體和超導體材料製成,內含8個拓撲量子位元(Topological qubits),朝向實用量子運算又邁進了一步。
量子科技競賽在人工智慧(AI)技術突破之後更趨白熱化,微軟之外,科技巨擘谷歌(Google)、IBM都是這個領域的關鍵玩家。
路透社報導,微軟表示新晶片亮相代表距離量子電腦實現只需數年、而非數十年。Google和IBM同樣預測,量子運算技術的變革將比外界普遍認為的時間更快。
量子運算可執行傳統電腦必須花數百萬年才能完成的運算,對醫學、化學等領域做出突破性貢獻;不過,量子運算也可能破解加密技術,使網路安全面臨風險。
傳統電腦運作方式是透過位元(bits)來處理資訊,每個位元狀態是0(關)或1(開),只能選擇其中一種狀態,而量子電腦使用的是量子位元(qubits)。量子電腦目前的主要挑戰是量子位元的穩定性,因為它不易控制且容易出錯。
微軟則表示,Majorana 1晶片相較競爭對手的產品更不容易出錯。關於這項技術的詳細研究今天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
業界和學界對實用量子電腦何時出現存在不同看法。
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之前表示,將「非常有用的量子電腦」推向市場,可能需要15到30年的時間。Google對量子運算5年內實現商用表示樂觀;IBM則預測,量子電腦大規模投入實際應用時間是2033年。
專注量子運算的聖荷西州立大學電機工程副教授黃驍勇(Hiu-Yung Wong)告訴中央社,量子時代將在2030年前到來,AI的進步有助於硬體開發和量子位元控制。
美國財經媒體CNBC指出,微軟表示,Majorana 1不會開放給客戶使用。微軟全球副總裁詹德(Jason Zander)表示,「希望實現幾百個量子位元後,再開始談論商業化的可靠性。」微軟將與國家實驗室與大學機構合作,運用Majorana 1進行研究。
這款晶片製造是在美國生產元件,目前生產規模僅有小量。
詹德談到應用層面表示,「現在,你可以讓它(量子電腦)發明新的分子、開發新的藥物,這些過去根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現在都變成可能了」。(編輯:張芷瑄)1140220
標題:微軟發表首款量子晶片Majorana 1 稱實用量子電腦有望數年實現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