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幹擾 惠譽示警台灣證券業2025年利潤下降

▲台股示意照。(圖/記者湯興漢攝)

記者陳瑩欣/台北報導

惠譽信評預期,在2024年較高的基期上,受到全球經濟增長前景疲弱和貿易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台灣證券公司2025年獲利或將趨緩。然而,惠譽預期台灣證券行業適切的資產負債表將幫助其應對短期獲利壓力和加劇的市場波動。

2024年,台灣證券公司淨利增加48%,得益於強勁的經紀相關收入和自營交易收入。台灣股市日均成交量增加46%,由積極的資本市場情緒及投資者對科技股票的強烈興趣推動台灣加權指數全年增長28%所致。前十大券商的獲利能力,以營業利益/平均股東權益比率衡量,2024年上升至12.3%,高於前一年的8.3%。

惠譽預期台灣證券業的行業分化將持續,受到併購及投資科技基礎設施的推動。2024年,前十大券商國內經紀業務市佔率為57%,預計在台新綜合證券股份有限公司(BBB/負向評等觀察)和元富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合併後將進一步擴大。惠譽預期,在金融控股公司旗下的大型證券公司將通過利用集團資源進行數位開發和交叉銷售綜效來強化其市場地位。小型獨立證券公司或將專注於利基市場。

儘管2024年槓桿率增加,惠譽認為台灣證券業的資本狀況仍然適切。前十大券商的調整後淨槓桿率由2023年底的5.8倍上升至2024年底的6.5倍,主要為積極的市場情緒推動放款年成長53%及投資部位年成長15%所致。儘管放款組合成長(包含融資放款年成長25%和不限用途借貸年成長111%),由於高維持率要求及嚴格的抵押品控制,惠譽認為放款風險仍可控。即使市場波動加劇,2024年並未發生相關的重大信用損失。

該行業的投資組合主要由高流動性資產組成,如投資級固定收益證券和上市股票。這些高流動性資產使券商能夠快速調整其投資部位,以在必要時維持適切的資本狀況。此外,較大的證券公司逐漸從方向性交易策略轉向更多元化的交易組合,使其能更好地應對市場波動。

前十大券商的加權平均資本適足率在2024年底保持穩定在357%,遠超過最低監管要求的150%或200%(若涉及衍生品、權證業務與其他較高風險業務等),為潛在市場衝擊提供充足的緩衝。

儘管該行業通常依賴短期附買回交易融資,但由於系統流動性充足,惠譽預期證券公司將能有效管理其流動性。該行業通過保持高比例的流動資產及確保附買回交易中有適切的抵押品,主要是政府、金融機構及高品質公司債券,來緩解流動性風險。


標題:地緣政治幹擾 惠譽示警台灣證券業2025年利潤下降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