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對大陸發動高戰帶來的急單效益退燒,亞洲運至美國貨櫃運量遭大砍,衝擊貨櫃輪業者,近期航商與美國貨主簽訂的長約價年增幅約三至四成,較日前盛傳年增六成逼近腰斬,但國內指標航商仍強調,後市不悲觀。
貨櫃三雄長榮(2603)、陽明 (2609)、萬海(2615)昨(28)日參加台北市輪船商業同業公會活動,長榮總經理吳光輝、陽明總經理白崑榮及萬海總經理謝福隆均出席。
吳光輝指出,川普發動大規模關稅戰,中國大陸出口到北美的跳崖式下滑,現階段情況類似於紅海危機、疫情的初期狀況,因不確定因素導致貨量減少,後勢如何都需要繼續觀察。
白崑榮坦言,現階段很難評估美國關稅影響,畢竟其關稅政策變化飛快,因此貨量不需要悲觀看待,從生產鏈和供應鏈角度切入,除非發生系統性風險,整體情況惡化造成購買力下降,不然貨品未來繼續出貨機率大。
謝福隆則認為,關稅戰議題導致美西、美東航線的貨載量低迷不振;仍然有三類貨品還是持續在出貨,需求沒有消失,只是遞延。
吳光輝指出,長榮美國長約佔美國線比重六成,今年長約價、量都會比去年增加,受到關稅問題幹擾市場,中小型客戶簽約動作較慢,估計4月底會全部簽完。
謝福隆分析,短期來看雖然北美貨櫃運輸停滯,但不代表永遠不出貨,暫緩、遞延可能性較高,需求並不會消失。
標題:急單退燒效應 貨櫃三雄北美線不妙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