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追蹤/科技大廠競逐 MWC展秀實力

近年來人口高齡化、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問題在全球各國持續受到關注。 路透

近年來人口高齡化、少子化與勞動力短缺問題在全球各國持續受到關注。隨著人工智慧()、與無人化技術逐步邁入商用階段,這些技術正快速融入日常生活的各種場景。在今年的MWC大展中,電信營運商聚焦提升消費者體驗,結合5G高速網路、智慧設備、機器人與無人載具,提出應對人力短缺的解決方案,同時積極開拓新興市場機會。

面對消費者對沉浸式與現場體驗的高度需求,電信業者正加速布局影音娛樂、電競與居家健身等領域,並強調AI驅動的加值服務。在演唱會與體育賽事中,業者不僅提供高畫質即時直播,還應用AI進行多語言即時翻譯、生成虛擬球員與啦啦隊,創造個人化互動體驗,提升觀眾參與度。此外,AI互動影像技術可生成與偶像「合照」或共舞影片,打造具備商業潛力的全新娛樂體驗。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圖/經濟日報提供

在場館營運管理方面,AI也扮演重要角色。透過AI計分板與即時資訊系統,提升現場觀眾互動體驗;AI也可進行座位最佳化安排,搭配天氣大數據,提供最佳觀賞視角建議,協助場館管理人員調整室內體感與安全維護。此外,支援監控設影機對大量人流的密度分析,強化場館出入口的秩序與安全管理。

另一方面,機器人與無人載具也成展會矚目亮點,多家電信商展示人形機器人與虛擬角色,可進行簡易對話與遞送物品等面對面互動。隨著技術精進,將能以更流暢及生成式AI的語音互動,例如在商場或店家迎賓、協助導購。零售業亦快速導入自動化設備,包括機器手臂進行補貨,AI視覺偵測消費者選購行為,以及結合數位看板提供個人化推薦與促銷資訊。更進一步,結合自駕車與車廂空間的數位化解決方案,能實現行動無人商店的概念,開至指定地點進行商品販售或短期展示,並透過AI虛擬店員提供互動服務,開創全新商業模式。

展望高齡化社會,電信商亦積極規劃智慧居家解決方案。結合通訊感知融合、穿戴裝置與影像辨識技術,可提供高齡者更安全與便利的生活支援。從機器寵物、陪伴型的人型機器人,到具即時互動能力的AI管家,可協助提醒服藥、監測生理數據與移動,發生意外或跌倒可以即時通報,或是對戶外天氣狀況發出穿著建議,AI將無處不在。

全球預期將於2030年正式邁入6G時代,MWC展會中,各大業者積極展示對未來通訊技術與應用場景的構想。因應近年頻繁天災對基礎設施造成嚴重損毀,災後通訊與應急回復能力已成為各國政府與電信商優先投入的發展重點。業者也積極導入多種非地面網路技術,包括多軌道衛星通訊、高空平台基地台(HAPS)如定翼(UAM)、熱氣球、飛船,以及低空多旋翼無人機(Drone)搭載通訊設備,提供災區所需的臨時連網能力。

在通訊立體化的發展趨勢下,中國大陸三大電信商也積極響應官方推動的「低空經濟」政策,提出未來將以多旋翼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eVTOL)與民航機等組成空中交通與物流網路,帶動空中通訊需求激增。不僅開啟新市場商機,也驅動基地台布建模式與設備技術的新一波革新,預示通訊服務將從地面延伸至更高維度的空域。

衛星通訊方面,隨著低軌衛星的商業化推進,依舊是產業關注焦點。包括Starlink、OneWeb與即將投入市場的Amazon Kuiper等新興業者,以及SES、Intelsat、Globalstar等傳統大廠,共有超過20家相關企業於展會上展示技術實力,顯示6G時代衛星通訊將成為戰略重地,也促使各國加緊投入太空科技領域。

未來更遠的藍圖中,星際通訊構想也逐漸成形。NOKIA於展會中以動畫方式展示月球通訊、太空光通訊與量子通訊願景,展現其前瞻性布局。另一方面,輝達在GTC大會「量子日」活動中,創辦人黃仁勳指出量子運算具巨大潛力。比爾蓋茲與Google亦預測,量子運算將在五年內實現。

對此,業界開始重視量子加密、量子通訊及其對通訊產業可能帶來的變革。在本屆MWC中,已有四家電信商展示量子加密應用,並預測量子通訊網路有望於2030年後逐步落地。(作者是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資深分析師)


標題:產業追蹤/科技大廠競逐 MWC展秀實力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