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買車很貴」的議題,一直以來可說是各大討論區歷久不衰的日常話題,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提出來討論。而2024年的年底又再次引發討論,主要是我國進口車關稅過高恐不利加入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立委王世堅等17人提案調降汽車關稅,希望將目前進口關稅由17.5%降至零,隨後車輛公會則與國內各汽車廠與零件廠共同發表聲明,認為應以調降貨物稅方向取代關稅。
在現今資訊發達的時代,消費者其實都可以上網比價了解同款車型在不同國家市場的售價。左右車款售價的原因有很多,市場大小、競爭強度會是價位制定的重要原因、是否在地生產也是關鍵因素,當然稅金也是影響到車商成本的重要因素。
以台灣市場銷售車款為例,高車價來自政府多重課稅,除了進口車必須面對17.5%的關稅外,即便是國產車款,引擎等零件的進口,也都要面臨5%至17.5%的進口關稅;另外國產及進口車都將面臨的貨物稅,排氣量2,000CC以下的汽車,貨物稅稅率25%,排氣量2,001CC以上的汽車,貨物稅率則為30%,再加上營業稅稅率為5%、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新台幣300萬元的車款,則須加徵10%奢侈稅。
更重要的是,這些稅金更有「稅上加稅」的情形。也就是說一台車要進口台灣,先是完稅價格×進口稅率17.5%,然後再連同關稅部分徵收貨物稅,最後再徵收營業稅,這些稅金並不是加法而是一層一層的乘法,「完稅價格x進口稅率x貨物稅x營業稅」等等,層層累積下來,自然相當可觀。
為讓更多民眾買得起進口車,也有利台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民進黨立委王世堅等17人提案修正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將小客車的關稅稅率由17.5%降至0%。如果按照此一作法,確實有助於讓車價明顯降低,但想要達成可說是非常之難也缺乏配套。
首先就是調降小客車關稅立即就會產生稅收淨損失約新台幣523億至600億,而且尚無可行的替代財源及籌措方式,不論是哪一個政黨執政,都不會輕易拱手放棄這項重要又穩定的財源。這也是為什麼明知道車價偏高、卻始終只是流於討論和一時炒話題的主因
此外,取消關稅的同時,也將衝擊國內車輛產業,即便不少網友都愛嘴幹嘛保護這些阿斗,但事實上台灣市場有限、生產經濟規模不足就是事實,這也讓國產小客車的平均生產成本較進口小客車高,關稅全面取消,將會讓進口車優勢更明顯,也使得國外品牌車廠在台設置據點的必要性減弱,將使在台製造車款減少甚至消失,除了影響到廣大汽車製造從業人員外,也會連帶影響到上游零件產業鏈。
而車輛公會與國內各汽車廠 (國瑞、中華、裕隆、裕隆日產、台灣本田、福特六和 ) 與零件廠 (信昌、六和機械、東陽等公司 )共同發表聲明,呼籲政府重視產業公平,應以調降貨物稅方向取代關稅。主因當然是貨物稅是包括進口車及國產車都必須徵收,調降貨物稅對於減少生產成本確實也有其助益。
但同樣的,貨物稅的收入是穩定的財政來源,是否調降、調降多少都需要長時間攻防和討論。而且以台灣目前的客貨車制度來看,車商改以自小客貨車的名義申報(貨物稅15%),而非自小客車(25%),省下10%的貨物稅後,真的有完全反映到新車售價嗎?如果未來真的調降貨物稅,要是缺少相關配套措施或細則制定,減稅後的優惠是否可以完全反映到最終售價也是問題。
原文轉載來自: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