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政策90天的豁免期將在7月中旬結束,各國仍面臨相當高的關稅壓力,新南向政策是否還能持續?台新金控首席經濟學家今日指出,由於東南亞各國的稅率一定比中國高,因此新南向政策仍然可持續,對於廠商而言,差異只在是否從東南亞的其中的國家轉移到另外一個國家而已。
李鎮宇分析,在川普1.0之後,許多國家的供應鏈都大量從中國移轉,不只是台灣,就連日本、南韓,連中國自己都增加對東南亞的投資。即使川普2.0來襲,李鎮宇仍認為新南向的政策仍可持續,絕非無以為繼。
李鎮宇舉例,假設把越南的稅率從一開始的46%降至25%,菲律賓因為和美國關係較好而降至10%,這時廠商可能評估把基地從越南移到菲律賓。
在李鎮宇看來,這次川普的關稅政策是「無差別格鬥」,大家都中獎,絕不會有零關稅的情況,在90天談判之後,只要被加徵的關稅稅率比其他國家來得低,就賺到了;至於越南,雖然過去親中,但現在也在努力經營和美國的關係,屆時稅率談判仍有可能得到好的結果。李鎮宇認為廠商這段期間應該先觀望,等豁免期結束,關稅內容定版之後,才有明確的投資決策和生產基地移轉的依據。
至於台灣,李鎮宇指出,台灣若能談到10%至20%,就已經算贏,只要不輸主要競爭對手,尤其是南韓就好。
李鎮宇也分析,倘若是傳統產業的台商,恐怕仍以東南亞為較佳的生產基地,頂多移到墨西哥,至少仍比屆時有極大可能適用最高稅率的中國要好。
至於ICT產業,李鎮宇分析,很多ICT產業先前都已分散產基地到墨西哥,甚至美國等地,亦即早已「入北」,對企業主而言,若同時有二、三個地方,可以彈性調配生產,受到關稅衝擊的影響較能分散,但能否分散設廠,仍和其規模有關,也因此很多傳統產業,而且只有一個廠的中小型企業主,仍只能留在東南亞設廠。
標題:川普關稅是否壓垮新南向?台新金控李鎮宇:仍走得下去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