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新能源車加速排擠效應!中國汽車進口創紀錄下滑 Q1衰退39%


大陸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26日表示今年前三月大陸進口車年減39%,目前進口車主要以豪車為主。而今年美國豪車受到大陸車主青睞度也在下降。圖為美系車款凱迪拉克 CT5(Cadillac CT5)。路透

中國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26日發文稱,2025年1—3月進口汽車9.5萬輛,年減39%,為近期少見1—3月巨大下滑。目前進口車主要靠豪華車的需求支撐,非豪華進口車劇烈萎縮。分析認為主因在於中國汽車電動化轉型改變市場需求結構。

崔東樹文章指出,中國進口車進口量從2017年的124萬輛持續以年均8%左右下行,到2023年僅有80萬輛。2024年汽車進口70萬輛,年減12%。今年第1季則罕見下滑近四成。其中3月進口車3.9萬輛,下滑27%,稍有改善。

從進口國別來看,數據顯示,今年前三月進口車最高的是日本30,517輛、德國23,695輛、斯洛伐克17,733輛、美國8,871輛、英國8,371輛、墨西哥1,443輛、瑞典1,371輛、奧地利695輛、韓國359輛、義大利266輛。其中,從年增率觀察,前三月增量最大的是斯洛伐克1,931輛、比利時98輛、波蘭85輛、越南40輛、西班牙23輛。

而美國車下滑幅度很高,崔東樹表示,中國自美國進口車近幾年快速下滑,從2017年的28萬輛的進口規模,到2024年下降到10.9萬輛,下滑幅度較大。前三月進口美國車輛年減66%,且3月仍在持續下滑。

具體而言,美國進口車主要是汽油車,純電動車仍有一定比例。純電動車前期表現相對較強,而混合動力車等相對規模較小。同時還有一些歐洲車在美國生產,返銷至中國,而貨車主要是皮卡的進口量相對稍大,在2023年皮卡的進口量增長較好,但在今年劇烈下滑到3月份只有243台的規模。

進口結構方面,崔東樹指出,乘用車佔到98%的絕對主力地位,前三月進口轎車佔比43%;進口四驅SUV佔比29%;而新能源車的未列名機動車佔比1%。整體而言,今年進口車全面下行,潮玩類需求也不太好。此外,新能源車的進口下滑幅度更高,前三月進口純電動的乘用車降82%;插混降77%,整體表現較弱。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