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管會出手了!三大「漂綠」行為公開,金融業該注意什麼?

分享本文


▲金管會。(圖/ETtoday資料照)

記者潘姿吟/台北報導

金管會於今(30日)宣布「金融機構防漂綠參考指引」,直接明定「漂綠」三大行為。金融機構在永續相關的聲明、行動或陳述中,提供「無法讓人清楚理解或過於誇大的訊息」、「僅選擇性揭露正面影響」、「缺乏證據支持其永續特徵的訊息」,進而誤導金融消費者、投資人或其他市場參與者的判斷,這些行為就視同「漂綠」。然而,目前尚未設定相關裁罰,外界則質疑其實際效力。

金管會指出,根據金融消費者保護法第8條的規定,所有廣告必須避免隱匿或詐欺的行為,並確保廣告的真實性。這意味著,廣告本身就必須符合現行法規。以境內外基金來說,就需遵守ESG基金的相關辦法,以及發行永續債券的規定。

此外,金管會強調,這份指引主要提醒金融機構本身或提供的金融商品及服務應符合金融相關法令。如在發布與「永續」或「綠色」相關的聲明、宣傳文稿、廣告或其他形式的公告時,金融機構必須注意聲明的正確性、完整性、可比較性,以及符合下列原則:

1、聲明宜真實正確且有證據支持,並定期審視其正確性:包括聲明宜具真實與正確性,在提出時就有充分、具相關性且屬公開可驗證的證據支持,並定期審查和更新。

2、聲明宜直接,並易於理解:包括陳述方式宜直接且易於理解,避免使用難以理解的術語及模糊或籠統的語言,並確保視覺元素與聲明一致。

3、聲明內容宜完整,不遺漏或隱藏重要訊息:包括聲明宜是綜整所有永續特徵相關內容,不宜僅象徵性揭露或選擇性揭露,且若聲明只在某些條件下適用,宜清楚說明限制,同時不宜僅以碳抵換方式宣稱具永續特徵。

4、聲明涉及比較時,宜公平且具可比性:包括比較的基礎宜公平,並敘明比較方法;如業者或其商品及服務僅是符合法令最低標準,在比較時就不宜讓消費者認為其永續特徵優於同業。金融機構並宜適時監控行銷活動,避免出現與實際不符的情況。

5、聲明宜確保符合永續相關規範:包括確保永續金融商品資訊揭露及投資決策過程符合永續規範;若金融商品只有在特定時間段具永續特徵,業者宜清楚說明。

若金融業使用外部永續發展相關數據、分析及評級,金管會也要求先進行盡職調查,這點業者也高度重視,主要是了解評等的基礎和方法論,金管會也特別說明,這並非如同併購案的盡職調查。

為讓金融業更容易理解上面這些原則,金管會參考英國金融行為監理總署(FCA)的作法,在該指引中提供10個非真實例示供金融機構參考,協助金融機構避免落入漂綠的疑慮。

此外,金管會也提醒金融機構,在提供金融商品及服務並做出「永續」或「綠色」的相關聲明前,要依內部權責劃分規定,經內部覆核或外部第三方機構進行驗證,並持續監督是否符合相關聲明,也宜透過內部控制或風險管理機制,定期檢視自身「永續」或「綠色」聲明的內容與實際情形是否相符,將ESG納入營運及風險管理的決策流程,並配置充分人力及給予人員必要的訓練。

最後,金管會表示,若有疑似漂綠的情況,在各業別已都有現行的規範以及罰則,且指引本身作用目前是「提醒」,並未在指引另訂罰則。金管會並指出,倘若業界能遵循,會漸致力把指引升級為自律規範,甚至再提高法令位階。例如號稱永續信用卡,內部就要覆核,看是否該信用卡有否符合「永續」的性質。目前先參考英國規定,來做指引內容,此外,委外研究,也會去檢視諸如像商品標誌不明、誤導投資人這些情況,其他國家監理機關將如何處理。


標題:金管會出手了!三大「漂綠」行為公開,金融業該注意什麼?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