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十餘州集體反對 對陸製船收費計畫不會全部實施、也可能不累計

▲美國貿易代表表示對陸製船收費計畫不會全部實施,也可能不累計。(圖/紐澤西港務局提供)

記者張佩芬/綜合報導

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裏爾本周二對國會議員說,該機構提出的對停靠在美國港口的中國製造的船舶收取數百萬美元費用的計劃並非全部實施,而且這些費用可能不會累計。正在美國探親的陽明海運前董事長謝志堅則指出,美國有十幾個州透過川普的共和黨議員,堅決反對對陸製船收取額外費用,擔心會讓美國次要港口沒有船隻彎靠。路透社則報導,收費計劃最早可能在11月實施。

格裏爾在參議院財政委員會聽證會上表示,在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調查中國在海上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後,港口費是「擬議的行動或一系列潛在收入」,可用於激勵美國的造船業。它們不會全部得到實施,不會都被堆放累計。

數十名航運利益相關者就該計劃提交了公開評論。格裏爾說,他親自會見了其中一些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正在非常仔細地研究這些反饋,以及3月底舉行的公開聽證會上的證詞。

該機構希望確保有適當的時間和適當的激勵措施,在不影響經濟的情況下將協助美國造船業發展。

路透社訪問三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指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的港口收費計劃最早可能在11月實施。

在3月24日的聽證會上,美國農民、能源生產商、化工和建築公司以及國內船公司做證說,該計劃將使他們承擔可能導致破產的成本。美國內港口運營商警告稱,這些費用可能會引發供應鏈混亂,讓人想起新冠肺炎大流行初期港口嚴重擁塞情況。

海事專家和律師表示,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2月份公佈的提案中的措辭含糊不清,這些額外收費可能是累積的,在某些情況下,每次停靠港口的費用可能達到350萬美元。這些費用適用於中國的運營商、在中國建造船舶的船隊以及有中國製造船舶訂單的運營商。

格裏爾的聲明是對路易士安那州共和黨參議員比爾·卡西迪(Bill Cassidy)的回應,卡西迪表示擔心,這些費用可能會影響進出路易士安那州和密西西比河系統的貨物運送。

卡西迪說,他被告知,如果一家韓國公司的50艘船隊中只有5艘是中國製造的,那麼所有50艘船都要繳納關稅。

不過川普抵制陸製船的政策不論何時實施,已經嚴重影響中國造船廠接單,根據克拉克森研究公司2月7日的數據顯示,1月份全球船舶訂單量為146萬修正總噸(CGT),年減74%。從各國訂單量來看,韓國承攬了90萬修正總噸的訂單,佔比為62%,位居全球船舶訂單量首位,遠超位居第二的中國。中國承攬了27萬修正總噸的訂單,佔比為19%。與去年12月相比,韓國造船業僅承攬了13萬修正總噸的訂單,佔比僅6%,而中國承攬了193萬修正總噸的訂單,佔比達82%。

去年中國新接單船舶佔全球76.2%、韓國佔15.5%、日本佔5.3%,三國累計手持訂單佔比為57%、22.9%與15.1%。


標題:美國十餘州集體反對 對陸製船收費計畫不會全部實施、也可能不累計

聲明: 本文版權屬原作者。轉載內容僅供資訊傳遞,不涉及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請立即告知,我們將儘速處理。感謝您的理解。

分享你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