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運量創高 乘客:尖峰擠不上

分享本文


高鐵運量 疫後創新高 製表/周湘芸

台灣公司疫後旅運量大幅成長,去年運量首度突破七千萬人次,今年首季營收一三三點七八億元,載客量一九四七萬九四○一人次,較去年同期增百分之十點八,三月單月六七九萬六七一三人次,雙創新高。不過為負荷節節攀升的運量,高鐵部分已從三節擴增到五節、八節,也讓不少民眾擔心影響搭乘品質。

根據高鐵公司統計,今年前三月載客量較去年同期增一成,各站進出人次仍以台北站四○一點八萬人次最高,其次為台中站三二六點八萬人次、左營站二七○點七萬人次、桃園站二二三點二萬人次,其中桃園站更較去年首季成長百分之十四。

不過高鐵公司與日立東芝的新車採購案,預計二○二六年起陸續交車,二○二七年才可投入營運,如今高鐵運量不斷成長,儘管帶來亮眼營收,但在新車還沒來前,外界也擔心高鐵運量難以負荷。

過去高鐵自由座車廂固定為三節,但現在平假日尖峰,自由座車廂多高達五節,甚至是八節,在車廂常態性站滿人的情況下,不少旅客認為搭乘品質不若以往,「尖峰時段擠不上車」、「即便買座位也擠不過走道乘客」的抱怨聲音時有所聞,但若限縮自由座車廂,部分民眾又抱怨上不了車。

鐵道學會表示,高鐵面對不斷湧入的旅運需求,只能在既有能力做到最大化,目前的做法就是開放自由座車廂,若要兼顧品質勢必得漲價,但漲價並非永久之道,交通部作為主管機關,應該要平衡整個公共運輸系統,讓高鐵、台鐵及客運有不同層次定位,照顧不同族群民眾。

高鐵企業工會也說,因應運量增加,一直有跟公司提醒人力狀況,應評估檢討一線人員的工作負荷。

高鐵公司表示,去年起已三度實施「常態增班」,每周固定開行車次由一○一六班陸續增加到一○六○班。另依據不同時段自由座旅客乘車特性,規畫各種分流引導措施。將定期檢視各階段運輸需求,預測未來運量成長趨勢。


標題:高鐵運量創高 乘客:尖峰擠不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爲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權行爲,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