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產汽車(日產),本田汽車(Honda)及鴻海集團之間「三角戀」又有新發展,據傳鴻海集團提議和本田結盟,希望創建納入日產和三菱的四方合作框架,日本政壇則組團計劃引進美國特斯拉(Tesla)勢力。日產股價昨(21)日應聲大漲逾9%。
日經新聞報導,鴻海集團早在日產和本田尋求整合前,便提出和日產合作,日產和本田合併破局,但維持商業合作關係,鴻海集團計畫透過與本田結盟,創建更廣泛的合作架構,從而與美國特斯拉以及中國大陸電動車製造商相競爭。

英國金融時報(FT)報導,曾任特斯拉董事的水野弘道已提出一項新提案,希望特斯拉能成為日產的策略投資人,此案也獲得前總理菅義偉和菅義偉前輔佐官和泉洋人的支持。
這項提案規劃找到投資人集團,以特斯拉為最大支持者,鴻海集團可能取得少數股權,以避免日產被鴻海(2317)完全收購。這群人士認為,特斯拉有興趣收購日產的美國工廠,提高美國電動車產量,因應川普的關稅威脅。
馬斯克則似乎淡化他對收購日產工廠的興趣,在社群平台X貼文回應FT報導說:「特斯拉的工廠『就是』產品,Cybercab產線在汽車業前所未見。」
日產在美國田納西州和密西西比州共有兩座組裝廠,年產能共約100萬輛,去年只生產52.5萬輛。但日產也可能不會把美國工廠賣給對手,因為美國市場仍是獲利的關鍵成長領域。
信評業者穆迪公司(Moody’s)昨日調降日產的優先無擔保債券信評,從原本投資級的「Baa3」調降一級,打入垃圾級的「Ba1」,信評展望維持負向,暗示可能會再調降,反映「日產日漸老舊車款組合的需求減緩,導致利潤疲軟」。
原文轉載來自:源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