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區大體老師「師生比」緊繃 跨縣市合作擱置、科技難救火

分享本文


近年國外課程曾考慮以科技取代真實大體,國內義大、北醫、中國醫藥等學校已引進AR人體影像解剖桌、VR虛擬實境手術等。圖為慈濟大學模擬手術課程。記者周佩怡/攝影

北部醫學曾爆「大體老師荒」,多位醫學系老師曾拜訪新北市府,討論無主交由北區八家遺體捐贈聯絡中心收領,但傳受限中心位階無權跨足其他縣市,法規修訂只能暫時擱置;近年國內不少醫學院引進AR、VR解剖等科技,盼解大體數目緊繃之急,但眾多老師均表示,目前科技忽略人體差異性,僅能作輔助教材,無法取代真實大體解剖。

北部醫學院多,台大、北醫、國防、陽明、長庚、輔大、馬偕、清大後醫八校除自行勸募大體,也共組北區八家醫學院遺體捐贈聯絡中心,每年接收50具大體左右,以北醫為例,每年共約收到14具,平均15位學生共用一具,目前存量兩年,稍屬緊繃。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解剖學科副系主任蔡孟宏表示,目前無明文規定「師生比」,但顧及教學品質,建議10:1較佳。為達目標,台大、輔大多位老師曾拜訪新北市府,討論可否比照台北市「台北市處理無名屍自治條例」,依「解剖屍體條例」授權警方或衛生局可將無親屬認領屍體,交由中心收領評估。

但北醫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教授洪君琳說,因中心由台北市衛生局管轄,無法跨足新北市、甚至是長庚及清大所在的桃園和新竹;若各縣市自行成立中心,將須倍數成本,故相關討論只能暫時擱置。

中南部學校、慈大情況相對緩和。蔡孟宏表示,中國醫藥、中山一年約收20具,師生比為9比1,有三年存量,即使中興後醫加入,其需求極少,每年僅需二至四具大體,影響不大;而慈大每年收到70具以上,可供四位學生共用一具,甚至曾轉捐贈大體給他校使用。

但慈大模擬醫學中心主任曾國藩說,後來停止轉捐贈,一是他校聲稱數量足夠,不須協助,二來曾發生骨灰罈送回慈濟準備安葬,骨灰卻不翼而飛等情形,「雖轉捐贈已得家屬同意,但若發生問題,家屬是向慈濟問責,可是我們也不可能插手他校作法。」因此多鼓勵民眾就近捐贈。

近年國外課程曾考慮以科技取代真實大體,國內義大、北醫、中國醫藥等學校已引進AR人體影像解剖桌、VR虛擬實境手術等,協助觀察細微神經或血管,還有局部組織所涵蓋的頭頸、胸腔、腹部、骨盆、關節及其他部位,或是模擬手術及侵入性治療的過程。

然而,教學老師們均認為這些科技無法取代真實大體。蔡孟宏表示,雖設備持續更新人體範本,依舊無法反映人體多樣性,例如每人坐骨神經匯聚位置、左右手血管分佈不盡相同;且設備要價不菲、數量有限,無法供應所有學生獨自操作,學生也多不願僅靠設備學習。

洪君琳也說,有些設備無法呈現人體構造間的相對關係,或完全沒呈現筋膜等結締組織,臨牀開刀若不熟悉其分佈,患者易發生沾黏,延長術後恢復時間,影響生活品質,因此設備只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實際大體解剖前的輔助教具。

對於大體捐贈比照器捐,成立全國統一分配中心?洪君琳表示,想法是好的,曾有中南部學校儲存空間不足,無法再收大體,經過溝通後轉介給北醫;若有方法整合資源,就能兩全捐贈者的美意及醫學院的需求。

但蔡孟宏表示,北部需求大,全國統一分配恐使原先數量尚可的地區出現缺口。曾國藩則說,器捐是因須考量患者危急與配對程度,大體捐贈並非如此,且可能反而減少各醫學院勸募的動力,應回歸根本,加強醫學人文教育,讓民眾安心捐贈。

大體數目有限,除因警政系統發展漸趨完善,降低無主遺體數,北醫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科教授馮琮涵表示,科技進步延長國人平均壽命,「救到底」的傾向也易使遺體出現大型傷口、水腫,難以進行防腐;不過最重要的仍是國人觀念。

為募得更多大體,各家醫學院使出渾身解數,如北醫向三家附設醫院、市立醫院勸募,其所得志願捐贈書僅次於台大,且放寬接收標準,讓已器捐的遺體亦可捐大體,才將師生比從數年前的20底1,降低至現在的成績。蔡孟宏說,中國醫藥每年花費三、四百萬元用於相關大體處理、儀式典禮等,相當重視這塊;期盼政府邀請各醫學院討論,並積極協助向國人宣導。


標題:北區大體老師「師生比」緊繃 跨縣市合作擱置、科技難救火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信息之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有侵權行為,請第一時間聯絡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